OiKID線上課程真的有用嗎、推薦嗎? 實際上課兩個月的經驗分享、真實評價
記得在兩個多月前第一次接觸OiKID的體驗課程(OiKID試上分享文),小娃便覺得很有興趣。但已有多次各類課程”試上”很有趣,實際報名後卻又興致缺缺的經驗,身為媽媽,內心不免懷疑,這樣的興趣,是來自於新鮮、覺得透過電腦的上課方式很有趣還是真的有興趣? 為了確定這個答案,小娃媽決定讓小娃再嘗試8堂的一般課程與2堂的摩天輪課程。我想,透過實上兩個月,會讓心中的答案更加清晰。
因此這篇,想來跟大家分享實際上課兩個月後覺得”OiKID線上課程真的有用嗎、推薦嗎“這些真實評價,以及一些些選課的建議。
實上兩個月的感想
先來說說結論,如果問小娃媽這兩個月最大的感受,我想絕對是”小娃變得更有自信開口講英文“了。
小娃其實是一個比較害怕錯誤與慢熱的孩子,回想試上與第一、二堂的正式課程,常常因為”跟老師不熟”、”害怕講錯”而不敢開口,或是一直轉頭想找媽媽求救,感覺就是缺少了些自信。
圖|一開始上課常緊張得一直摳手
但所幸無論是過程中的哪一位老師總是很有耐心並經驗豐富的給予小娃很多的鼓勵與引導,讓她慢慢卸下心防。直到最後一堂課程,因為和老師培養出了默契,配合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步調,那個一上課就緊張得頻頻求救的小孩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自信大聲回答並能與老師拋接球的小娃。其實,這就是我最初、最單純的期待,不畏懼開口,並樂在學習。
圖|到後來大聲回答
這兩個月的過程中,我們剛好出國玩了兩次,為了不讓頻繁出國造成有一搭沒一搭的上課,進而使小娃失去了原本的興趣及打亂原有的規律,這兩次我們都帶著電腦,有時候是整理行李時讓小娃複習之前上過的課程,有時是直接就在飯店讓小娃上課。
而說到課程的編排,每一堂課的內容有輕有重,像是有的一堂課可能只需要記5~6個英文單字,但有的可能一堂課就需要記住26個字母的念法,這時就會非常仰賴扎實的課後複習。
雖說老師的引導很重要,但曾擔任過兒童美語老師的小娃媽也深深相信,家長在學習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於課後接力加強孩子的學習,並了解及開導孩子的學習情緒。在老師與家長雙方相輔相成下,才能讓這個名為學習的齒輪更順暢的運作下去。因此,小娃媽想要分享一下這兩個月帶著小娃上OiKID的一些建議。
一般課程
盡量固定同一位老師
雖然小娃一開始試上的老師就教得不錯,但一方面因為該位老師並不好預約(總是一開放預約就秒殺,有種在搶演唱會門票的錯覺),再者小娃媽也希望可以先多試試不同老師的風格,因此另外也再嘗試了其他老師,最後才決定最適合的。OiKID的網站上有每一位老師的風格介紹,家長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老師。
關於老師,小娃媽認為有熱誠、熟悉教學內容最重要,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最適合。建議一開始可以用幾堂課去嘗試不同老師的上課風格,並和小朋友討論選定一位老師。固定老師除了可以讓小朋友在上課時比較容易進入狀況(不用每次上課都要花時間熟悉一下老師),老師也會比較清楚小朋友的狀況進而達到因材施教。
以我們來說,後面幾堂都是同一位老師,課程的一開始老師會短暫跟小朋友聊一下天因而得知我們要去東京,後來也會關心小娃去玩得如何。這些日常的問候其實是非常好拉近關係的催化劑,小朋友也會因為這些關心而更加信任老師,願意與老師互動。如果一直換老師,就比較難以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
課前的預習很重要
OiKID於每次課程預約成功後都會開放該堂進度的”課前預習”,每堂約5分鐘,小娃媽強烈建議正式上課前重複撥放至少兩次。尤其是針對比較慢熱或是較容易緊張的孩子,課前的預習,可以幫助小朋友先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透過事前了解降低心中的緊張感,也因為知道內容是什麼,上課會更快進入狀況。不僅如此,也可以將課前預習的時間當作一個小小的收心操,讓小朋友先靜下心好切換至上課模式。
圖|連沒有互動的課前預習也可以很開心
隨時把握複習的機會
小娃媽非常喜歡”課程回放”的功能。擺脫傳統只能看課本複習的方式,OiKID提供實際上課的課程影片回放,讓小朋友可以\看到之前上課的影片,如此一來既不怕忘記或遺漏之前上課的進度與內容,也可以讓”複習”這件事變得更有趣。此外,小娃媽有發現,回放時小娃的反應都比當時上課還要來得好很多。一方面是因為已經上過有印象,再方面是因為沒有老師在,比較不擔心會犯錯,所以通常回放時,小娃都會更進入狀況,也更敢開口。回放利用輕鬆簡單的方式,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重複刺激加深小朋友的印象,更確實達到復習的目的。
再者,即使是出外旅遊,也可以在忙著打包行李或是大人盥洗時讓小朋友利用時間複習,即使是旅遊也不會打亂原本的進度。
鼓勵取代責備
小娃剛開始時常常會不敢回答或是回答得很小聲,在前面兩三堂課小娃媽並沒有特別要求她一定要勇敢大聲回答,因為這樣的上課方式對她來說雖然新鮮有趣卻也同樣陌生,內心的小宇宙中其實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因此小娃媽是在第三堂課觀察到她已經慢慢進入狀況,只是還缺乏自信後,才在課後鼓勵他可以放心大聲說出自己的答案。這時因為她的恐懼感相對不那樣重,也比較願意接受新的嘗試與挑戰,從第四次開始,明顯地感覺她的聲音變大,且一路越來越有自信。
所以,小娃媽建議家長在看到小孩的問題時,先在一旁好好觀察,了解孩子內心的糾結,再找機會以鼓勵取代責備。
摩天輪課程
OiKID的摩天輪課程有兩種形式:
1. 無人數限制: 小朋友彼此看不到彼此,由老師主講
2. 有人數限制: 小朋友會看到、聽到彼此,老師與小朋友會有互動
就小娃媽的觀察,摩天輪課程大部分都是外籍老師。
兩種課程都有各自的好處,以第一種來說,因為由老師主講,看不到其他小朋友,也比較不需要互動,因此較適合讓內向或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摩天輪課程的小孩藉此先知道摩天輪課程的上課方式。
圖|螢幕中只看得見、聽得見老師
而第二種摩天輪課程則是很像在外面上英文團體班,只是變成透過螢幕看到同學、聽到同學的聲音。
圖|螢幕中看得到、聽得到其他小朋友
第一次上摩天輪的課前五分鐘小娃媽才注意到摩天輪課程是外籍老師上課 (原本一般課程是安排雙語老師),告訴小娃後,她便開始緊張害怕的直嚷嚷”不要上課”,在不斷勸說下,到了課程開始五分鐘後,才在爸爸的陪伴下願意坐下來上課。
雖然小娃媽選擇了Level 1的課程,但因為小娃的程度還是太淺,所以上起來有些吃力。不過上到後面,小娃越來越進入狀況,也越來越起勁。課程結束後,居然還跟我說好好玩喔! (那你剛剛是在哭哪一齣的啦???)
雖然摩天輪的課程也有分級,且通常大家都會根據目前一般課程的級別去報名適合的摩天輪課程,但畢竟每位小朋友的進度與程度還是有些許不同,小娃媽會建議大家先多上幾堂一般課程,讓基礎更為扎實或是待小朋友更敢於發言後再開始上摩天輪,效果會更好喔!
如果曾經上過OiKID的試上課程,但也跟小娃媽一樣猶豫、擔心的家長,建議可以先報名一個月或是三個月的課程,拉長觀察時間,我相信,答案定會清楚浮現。
而之於我來說,小娃不再害怕回答,並且自信俐落地與老師互動,便是這兩個月最大的收穫,也是我內心深處最初的期待。
(此文為OiKID合作邀約文,但課程體驗與心得為真實感想,並被引用於OiKID體驗分享)
一點一滴,紀錄我們的點點滴滴。
一娃一貝,一期一會。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